蹊迳 | 跳入资本圈的设计师
《蹊迳》专辑设立的初衷,源于对设计师这一职业的思考。建筑院的孩子们固然以标新立异为职业,但在长期奉行集体主义与中庸之道的社会里,对于幸福与成功的定义仍然单一乏味。我们的环境矢志于将所有人捶打成一个模样,而平庸的人们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也甘愿忍受着这种捶打。到了最后,我们失去了情趣和快乐,也失去了愤怒和忧伤,成为了成功学标准的登山者。然而在我们短短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人注定无法被囚禁,面对人生的这般逻辑即便没有给他们带来光鲜的羽毛,也足以活得有滋有味。
那么,设计师到底可以怎样生活?《蹊迳》专辑是一群热爱设计并且有着独特经历的建筑留学生/设计师的故事集结。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他们的故事分享,呈现出另外一种生活可能性。希望不同的观点、经验、设计思考可以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蹊迳》第一期专访 卢睿轩
他 是
/
蹊
迳
卢睿轩
跳入资本圈的设计师
我叫卢睿轩。
目前刚刚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房地产专业毕业,现在在一家中资背景的房地产私募公司做投资分析员。渐渐脱离校园,开始习惯于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但心中也有些许不确定。相信每一个人生的新阶段都会经历这样的时期,而我希望我接下来的分享能给你们在这段充满选择与不确定的时期,带来一些帮助。
我本科就读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当初选择也算是趣味使然,没有过多考虑未来职业发展的问题,单纯的从兴趣角度做的决定。本科时候我和大家一样也经常过着一周熬2-3天夜的苦逼生活,纠结于设计的各种小细节甚至图片配色,并乐此不疲。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戏剧性。尽管我读的是设计专业,但接触房地产金融这个行业非常早。大一的暑假我在上海某家大型房地产基金公司做暑期实习生,当时就是抱着对房地产行业好奇的心态。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让我跳出设计的圈圈,对房地产业、金融行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由于公司是国内首家做园林产业PPP的基金,丰富的政府资源与融资渠道使得公司游刃有余的盘旋在政府与开发商之间,赚取高额的利润。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金融行业的魅力,同时也认识到设计行业在整个大行业下的局限性。尽管当时我并没有萌生换专业或者转行的想法,但现在回想起来,跳出设计这个圈子的种子已经悄悄埋在我的心底。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一直对金融和房地产行业保持的很高的兴趣。回想起来,大学玩的最好的一帮朋友现在也都投身在金融、投资、地产、咨询等相关行业。当然,最后让我产生要换专业的想法还是在USC读研究生的这个时期。
▲ USC studio评图
申请研究生那段时间,Upenn一直是我的Dream School。当时就是特别想去Upenn读景观设计,也觉得自己凭聪明和努力肯定能完成这个目标。那段时间天天为了自己的小理想努力到凌晨四五点,享受着作品集从无到有,从零碎到整体,从想法到实践的快乐。短短四个月,我觉得自己倾其所有,同时无比充实,现在回想起来那也是人生中非常快乐的一段时期。但是天意弄人,申请结果出来,一共12个学校给了我offer,几乎拿遍了美国和香港景观设计项目的录取,但唯独少了我最想去的Upenn和知道自己申请无望的Harvard。所以后来定校的时候,我索性不考虑景观专业的排名,从学校综合素质和城市进行了选择,最后挑了处于洛杉矶的USC,并且萌生了想要换专业的想法。
▲ USC时期学生会合照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非常的正确,当然这仅仅是站在后来我换专业的角度上来说,非常热爱设计的同学还是应该考虑学校的专排和学术能力。USC更像是国内的综合型大学,同时也拥有非常多的中国学生。在USC这段时间里,我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国人。有家庭条件普普通通,同时非常努力的同学;也有天天喝酒开跑车的纨绔子弟;但更多的是一些优异的先天背景赋予他们极高的起点和眼光的朋友,他们大多都在商学院。与后者打交道,在开拓我眼界的同时,又让我意识到设计专业的局限性。简单的说,读设计这个专业就像是练功,需要投入极大的时间专一磨炼自己的某项能力,潜心苦修十年磨一剑。然而这明显不适合每一个人的情况,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才能坚持到底。经过仔细的自我审视和思考,相比于做设计或者研究,我觉得自己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能学习更多东西,并且我也享受接触各种各样人的过程。觉得自己更适合做的是人对人的工作,而不是类似设计这样人对电脑,对机器的工作。
促使我转专业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我在洛杉矶的一份Part-time工作。当时我在洛杉矶本地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整个公司不大,大概20人。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我终于有机会了解到一般设计行业毕业生在美国的生活状态是如何的:有着一份年薪5w左右工作,每天上班基本上就是完成上面给的图纸或者模型任务,有时候会和同事或者客户讨论一下设计方案,更多的时候就是自己对电脑或者图纸的输出。这与我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和工作初期积累社会经验的想法不契合。
所以在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我抽出空余时间重新复习,考了一次GRE,拿到了一个蛮好的分数,申请了三个不太需要工作经验的房地产项目:哥大建筑学院的房地产项目,约翰霍普金斯商学院的房地产项目和纽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房地产金融项目。最后哥大拒了我,综合考虑之后,我决定转学去约翰霍普金斯。
▲ JHU时期参观养老地产施工现场
房地产因为算是小专业,所以每个学校的项目各有侧重点。约翰霍普金斯的房地产项目前后将近有30年的历史,算是整个商学院的王牌项目,原本偏向于development,前几年换了系主任以后我个人认为是侧重于房地产金融。无论从老师的配备还是同学的背景,都侧重于房地产金融,私募,咨询这些行业。总的来说,一年课程安排非常紧凑,一个学期分为两个semester,上八门课。基本上能涵盖到房地产行业的各个方面。但这样的课程安排注定留给学生找工作的时间很少,而国内的秋招基本上都在9-11月,也就是刚进入这个项目的时间段。这是所有一年项目的缺陷。
▲ 房地产基金开会现场
以我为例,在秋招的过程中我投了很多国内的公司,寒假通过面试拿到了两家公司的offer,分别为房地产咨询行业的估价部和房地产开发商的投发部。然而我最后选择的还是身边同学都非常想从事的房地产金融行业,也就是以我现在工作的房地产私募公司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司。在这里有些同学会问,为什么没有尝试在美国找相关工作。事实上,进入这个行业以后,我深深了解到美国金融业和房地产行业对于外国人的限制特别多。比如美国最著名的房地产私募公司Blackstone,部门基本上都不招外国人,不sponsor H1B;很多私募公司人非常少,往往不存在校园招聘这一说法,一般都是某个岗位正好缺人,然后有内部同事推荐才有机会拿到面试。用我们班美国人的话来说,他们自己本地人找房地产私募之类的工作一定需要社会关系,更何况我们是缺乏关系的外国人呢。
最后我想说,每个人的背景、性格、爱好都不相同,行业没有优劣之分,有差别的只是人本身适不适合。希望大家在选择专业,工作的阶段好好考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期望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会选择比会努力更重要。
图文|卢睿轩
THE END
长按二维码填写留学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了解你现在的准备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你所提交的信息将会严格保密。
19-20FALL建筑景观规划留学报名中
Studio Alpha 大巧筑人 | 2018 资费及服务
推荐阅读
SA2018常驻面授
哈麻普耶集齐
驻场师资持续升级
当时你离dream school
到底还差多远?
肖龙 | 虽然设计让我抑郁
田骅 | 当你不如别人有分量的时候就多吃点
陈曦 | 七分热血,三分初心
郑顺帆 | 城市之外的我们还剩下些什么?
董昊宇 | 设计是从生活里“玩”出来的
欧阳梦颖 | 梦想是陪我睡觉的东西,不实现它我会失眠
蒋雨桐 | 北京→东京→博士屯
倪禛
时间的背包与记忆的容器
吴伟
走过的,走着的,走下去
姜亚昕 | 唯幸运不可辜负
庞子锐 | 哈佛才是理想的开始
Lance Luk
地产?建筑?我选地产
Evan Tsai
微信:mysudea
电话:15601923989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长按二维码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留学评估